劉協(xié) 曹丕 司馬睿與繁昌
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7-28 00:00 來源:繁昌新聞網(wǎng) 閱讀次數(shù): 字體:【  

    說起安徽繁昌,它的根還在河南。兩漢時,它位于繁水之北,“水北為陽”,故而得名繁陽,此時為亭的行政建置,所謂“十里一亭,亭有長,十亭一鄉(xiāng)?!庇矛F(xiàn)在的話說,也就是一個大的自然村。

  東漢末年,魏蜀吳三國鼎立,天下紛爭。魏王曹操鐵馬金戈,一生征戰(zhàn),無非是為了掃除取代漢室的障礙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(xié)是個懦弱無能的可憐蟲,曹氏父子將其視為行尸走肉,玩于股掌之中。曹操死,曹丕繼位,他比乃父更具政治野心,早欲脅漢退位,取而代之??捎謶赜谌寮椅幕瘋鹘y(tǒng),不愿擔當“篡漢”的罵名。一班拍馬屁的謀士早已揣摩到曹丕的心思,趕忙脅肩諂笑地進言,大王何不效堯舜禪讓的故事。曹丕聽后頷首應允,他終于找到一個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兩全之策。

  公元220年,可憐兮兮的劉協(xié)在繁陽筑起禪讓臺,懇求曹丕代漢稱帝。曹丕是個城府極深的人,自知帝位非他莫屬,便故意端起架子,一再推讓。漢室的文臣武將華歆、王朗等心有靈犀,呈上《公卿將軍上尊號奏》,假戲真做,有聲有色,“冒死”勸進曹丕順應天命,接受帝號。這樣,曹丕才裝出一副身不由己、無可奈何的樣子登上禪讓臺,接受劉協(xié)奉送的玉璽大寶,是為魏文帝。

  這天,曹丕心情亢奮,俯視臺下稱臣的黑壓壓的人群,龍顏大悅,為昭示曹魏新朝的千秋偉業(yè),繁榮昌盛,便改繁陽亭為繁昌縣。

  劉協(xié)也罷,曹丕也罷,他們既不是堯也不是舜,他們之間的“禪讓”,說穿了,僅僅是皇帝姓氏的改變而己,天下依然大亂,生靈依然倒懸。不過,這場鬧劇倒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物典籍,它便是王朗撰文、梁鵠書寫、鐘徭鐫刻的《公卿將軍上尊號奏》和《受禪表》。三公都是當時名家,因此,二碑被稱為“繁城三絕碑”,其書法藝術堪稱一絕,王羲之、顏真卿、劉禹錫、歐陽修都曾觀賞、臨摹。近代名人康有為稱其“遺筆獨存,鴟視虎顧,雄偉冠時?!?/P>

  曹魏新朝并沒一世二世地千秋下去,它也只存在46年,到了曹操的孫子曹奐時,便已是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了。曹魏王朝的輔弼大臣司馬懿、司馬昭父子專斷朝政、飛揚跋扈,急欲改朝換代,正所謂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?!惫?65年12月,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終于逼迫曹奐讓位,自己泰然自若地登上帝位,是為西晉。

  司馬炎聰明一世,糊涂一時,不該將白癡兒子司馬衷欽定為接班人,呆子當皇帝,自然使家族內(nèi)部潛伏危機。司馬氏內(nèi)的八個兄弟、叔侄之間為了這頂皇冠,將個好端端的中原大地殺得天昏地暗、血流漂杵。

  此時,瑯琊王司馬睿倒是比較清醒,他沒有加入家族的血腥內(nèi)哄,而是聽從政治家王導的勸導,以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為名,在長江流域形成政治、軍事中心。中原士族為避戰(zhàn)亂,合家合族,甚至整個縣、整個州地遷徙江南。公元317年,司馬睿在建康(即南京)稱帝,是為東晉。繁昌縣就是在這次大遷徙中流寓春谷縣的。

  司馬睿稱帝后遇到的第一個頭痛的問題,便是流寓江南聚居的中原士族和江南士族的利益沖突。為了維護中原士族的特權,司馬睿采納王導的意見,實行僑置郡縣的制度,即在春谷縣僑置繁昌縣,春谷、繁昌并立,兩縣無隸屬關系,井水不犯河水,相安共處。

  世事滄桑,白云蒼狗。繁昌在江南雖幾廢幾立,但是,它確確實實的已在江南肥沃的土地上扎下了根,它在江南立縣歷一千六百多年,社會依然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蹣跚。1949年4月20日,人民解放軍中路突擊集團某部率先在繁昌夏家湖登陸,由此揭開渡江戰(zhàn)役的壯麗畫卷,歷史緣此而開始一個嶄新的起點。(張家康)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分享到: